搜尋結果

    海洋塑膠廢料已成為「慢性自然災害」。印尼是塑膠廢料最嚴重的國家之一,民間自發提醒人們少用即棄塑膠產品⋯⋯

    日期 : 2021-10-22 點擊次數 : 37   分享 >

    如果每人丟棄3個塑膠飲品瓶,持續3年會總共有多少個?答案是4,444個。

    詳情

    人工智能藝術家艾達(Ai-Da),為何令埃及海關誤以為是間諜,更要將「她」扣留了10天?

    日期 : 2021-10-21 點擊次數 : 58   分享 >

    藝術家艾達(Ai-Da)原本計劃於今年10月20日,在埃及吉薩(Giza)大金字塔下,展示她的作品。

    詳情

    二百志願人員赤身露體,成就奇幻一刻!美國攝影師進行大型攝影活動,見證死海日漸逝去⋯⋯

    日期 : 2021-10-20 點擊次數 : 73   分享 >

    今年10月17日的傍晚,在以色列南部城市阿拉德(Arad)死海附近的一片荒涼沙漠,出現約200名全身白色的祼體模特兒,他們赤身露體,塗滿白色顏料,在赤紅色的山丘上,俯瞰碧綠的水面,時而站直、時而彎曲身體,場面壯觀。

    詳情

    張子言 : 藝術給我自癒和創造人生的力量

    日期 : 2021-10-19 點擊次數 : 68   分享 >

    張子言(Ernest) 未夠三十歲便創立了自家的畫廊兼創作室,辦過多次個人展覽,表面看來平步青雲。其實他的成長路挑戰多多—-愛攝影愛畫畫卻有色盲、「出櫃」而遭受排斥和欺凌,吸毒而迷失自我、陷入抑鬱,直至接觸到藝術治療,作畫讓他悟出人生意義,引領他確定路向,創造藝術人生。

    詳情

    學校使用電腦軟件,能偵測學童的自殘和問題行為,防範未然。這些軟件有效嗎?如何避免誤報?

    日期 : 2021-10-15 點擊次數 : 62   分享 >

    住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里斯(Minneapolis)的艾莉西斯∙洛格斯登(Alexis Logsdon)育有一位13歲的兒子。今年9 月中,艾莉西斯接獲學校輔導員的來電,表示學校的軟件,偵察到在一份作業中,曾使用「自殺」的字眼。

    詳情

    載有110萬桶石油的油輪「沙佛號」(FSO Safer)在紅海漂浮5年,成了海上「巨型炸彈」,一旦漏油可禍及鄰近以百萬計人口!為何無人出手相救?

    日期 : 2021-10-13 點擊次數 : 126   分享 >

    也門荷台達市(Hodeidah)以北60公里外的紅海海面上,漂浮着一艘銹跡斑斑的巨型油輪「沙佛號」(FSO Safer)。這艘巨輪船身破舊,在海上已經5年,偶而只看到少數員工在船上工作。然而,這艘已無法航行的巨輪可說是一個「巨型炸彈」,影響著數以百萬計人的安危。有專家認為,其危險程度可與2020年黎巴嫩貝魯特(Beirut)港口大爆炸相比。

    詳情

    野生麋鹿脖子被輪胎卡住兩年多才得以脫身。野生動物走近居民,遇上陷阱處處⋯⋯

    日期 : 2021-10-12 點擊次數 : 59   分享 >

    美國科羅拉多州一隻野生麋鹿(elk)頸上被一條重16公斤的輪胎卡住,前後超過兩年後,終於在近日脫險,但該頭麋鹿卻因此失去了部分支角。

    詳情

    經多年爭取,印度一些地區的女僱員得到上班時「坐下休息的權利」(right to sit),她們在職場還面對哪些要求?

    日期 : 2021-10-08 點擊次數 : 41   分享 >

    印度泰米爾納吉邦的拉希米(S. Lakshmi)在一間成衣店任職店務助理,每天工時大約10小時,但她在上班時間幾乎全是站立。每天下班回家,拉希米都要花時間治理足部的疼痛和腫脹。

    詳情

    漢堡、烤雞也採用植物肉!多家跨國連鎖餐廳推出植物性食品(plant-based foods),這股飲食風潮將如何發展?

    日期 : 2021-10-07 點擊次數 : 60   分享 >

    過往,快餐食品似乎與健康飲食沾不上邊。然而,隨著素食文化的趨勢,世界各地的多家連鎖快餐店亦紛紛推出植物肉的食品(plant-based food)。

    詳情

    窮人押金借錢、富人趁低買金⋯⋯印度如何燃起了另一波「黃金熱」?

    日期 : 2021-10-06 點擊次數 : 68   分享 >

    在印度北部阿坎德邦首府德拉敦(Dehradun)市的康塔(Kanta Devi),女兒因為腎衰竭,需要接受血液透析(俗稱洗腎)治療。今年9月底,康塔將家中的金飾拿去抵押,包括她先夫的遺物,借來20萬盧比(約2,700美元)支付醫藥費。

    詳情

    古生物長毛象借種亞洲大象復活!保育瀕危物種的「去滅絕」(de-extinction)計劃是否可行?誰來照顧新「混種」動物的福祉?

    日期 : 2021-10-05 點擊次數 : 67   分享 >

    今年9月13日,由哈佛醫學院教授喬治.丘奇(George Church)及科技企業家班·拉姆(Ben Lamm)成立的生物科學公司「Colossal」,獲得1,500萬美元的資金,並且打算用基因工程技術「復活」在4,000多年前就已經滅絕的長毛象(woolly mammoth)。

    詳情

    似是簡單的兒童遊戲、卻是殘酷的生存遊戲──《魷魚遊戲》背後的南韓「負債社會」

    日期 : 2021-10-04 點擊次數 : 49   分享 >

    在首爾一間遊戲機中心,47歲的成奇勳在玩夾公仔,他一直嘗試,希望夾到心儀的物品,作為女兒的生日禮物。成奇勳學歷不高,曾任職汽車廠,後來更失業,欠了一身債,終日埋首賭馬。

    詳情

    印尼學校上課鈴聲再次響起,但一些偏遠地區的學生,上學路仍然很遙遠⋯⋯

    日期 : 2021-09-30 點擊次數 : 38   分享 >

    隨著印尼新冠肺炎疫情稍退,首都雅加達部分學校,當地610所中小學獲得敎育局的批准,可以重新開學。為保持社交距離,學生要輪流上課,每班級不得超過18人,座位要維持1公尺半的距離。

    詳情

    「樂高」(LEGO)積木,讓這位殘障的安道爾少年走出被霸凌的不快,更促使他創造了世界首具「樂高義肢」。他立志幫助其他小朋友…..

    日期 : 2021-09-29 點擊次數 : 53   分享 >

    在歐洲小國安道爾(Principat d’Andorra)的大衞∙阿吉拉爾(David Aguilar Amphoux)天生沒有右前臂。五歲時,他首次發現了樂高(Lego)積木的世界。在這裡,可以拓展很多可能,也沒有人介意他身體的殘障。

    詳情

    昆蟲是解決未來糧食不足之路:食用昆蟲有沒有道德問題?昆蟲會痛嗎?

    日期 : 2021-09-28 點擊次數 : 62   分享 >

    日本佐賀縣三養基町一家熱帶魚商店,日前正式推出「炸昆蟲自動販賣機」,一台機器內提供包括竹蟲(蛾幼蟲)、蟋蟀等12種不同的酥炸昆蟲。每瓶裝有20隻到30隻油炸過的昆蟲,售價1000日圓。

    詳情

    泰晤士河灘的「河上拾荒者」(mudlarks),除了在泥淖裏發掘倫敦的歷史,更為人們找到一處平靜的空間?

    日期 : 2021-09-24 點擊次數 : 74   分享 >

    20年前,莉拉∙梅克勒姆(Lara Maiklem)在倫敦泰晤士河畔等候一位朋友。當時正值水退,莉拉走下河邊的木梯爬下淺灘,在泥灘上發現了一支陶製煙斗。她當時心生好奇,但她將這次經歷發展成一項興趣──「河上拾荒」(mudlarking)。

    詳情

    告別辣肉腸和炸肉排!柏林大學每日只供應一款肉類餐食,逢周一推出全素餐⋯⋯嗜肉的德國人如何面對這股素食風潮?

    日期 : 2021-09-23 點擊次數 : 67   分享 >

    德國首都柏林的4所大學共34間飯堂為了推動改善環境氣候,宣布從10月新學期開始,供應純素食和素食為主的餐食。飯堂會逢周一推出全素餐,其餘4日亦只供應一款肉類或魚類,並將當地流行小食辣香腸(currywurst)轉成咖哩焗豆或素菜雲吞。

    詳情

    泰國僧人「佛法脱口秀」談論佛法和時事,一炮而紅。新穎的弘法方式,引起大眾熱議⋯⋯

    日期 : 2021-09-22 點擊次數 : 68   分享 >

    泰國有兩位僧人最近在Facebook線上直播「佛法脱口秀」,成為疫情之下,不少市民苦悶生活的解藥。他們的節目談論佛法和社會議題,一炮而紅,有超過200,000人收看。

    詳情

    新西蘭原住民政黨說:這個國家應名為「奧特亞羅瓦」(Aotearoa)。也看這個爭議的由來⋯⋯

    日期 : 2021-09-21 點擊次數 : 70   分享 >

    今年9月14日,新西蘭政黨「毛利黨」(Te Pāti Māori)展開了新西蘭正名請願運動,希望將由歐洲人用英語命名的國名「新西蘭」(New Zealand),更改為毛利語國名「奧特亞羅瓦」(Aotearoa)──這個當地原住民毛利人用來稱呼這個國家的名字。

    詳情

    新加坡機械人巡查,提醒國人不要行差踏錯。機械人協助執法,引來不少爭議⋯⋯

    日期 : 2021-09-17 點擊次數 : 54   分享 >

    在今年9月,人們可能會在新加坡市區的大巴窯中心(Toa Payoh Central)遇上一具藍白兩色、裝有車輪及會自行走動的機械人。當人們觸犯了一些違例行為時,機械人便會通知執發當局採取行動。

    詳情